联合国“海洋十年”大河三角洲计划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欧蓝碳项目2024年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4-11-06

  2024年10月29-30日,联合国“海洋十年”大河三角洲计划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欧蓝碳项目2024年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东营市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以“大河三角洲健康可持续发展与近海蓝碳”为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51家单位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学者、管理者和国际组织代表等。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特邀报告、分会场报告、战略研讨和项目工作会议等5个板块,包含了4个大会特邀报告、32个分会场报告和2个主题讨论会等。            

 

  东营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常淮诚、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所长韩广轩、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青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张凌燕副院长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作了题为《地球关键带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地球关键带的科学内涵、关键带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服务功能等,指出应将人类活动作为关键带科学的核心,才能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春宏作了题为《黄河口演变过程与治理保护》的报告,分析了世界主要河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水沙情势变化,以及黄河口具有的代表性特征。1950年以来,黄河来水来沙总体呈下降趋势,尽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使得来水量得到保障,但来沙量仍处于下降状态,在此背景下,黄河入海流路治理成为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王正兵教授在《荷兰海岸系统泥沙管理的问题及研究》的报告中以瓦登海和东西斯海尔德为例介绍了荷兰海岸带保护有关的泥沙管理经验。何青主任在《大河三角洲计划与长江口综合研究》中,介绍了大河三角洲计划的概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报告了长江河口水沙格局和对河口保护利用的思考。            


  在战略研讨板块,与会嘉宾围绕三角洲自然-人类社会复合系统、三角洲数智决策关键技术、三角洲多目标协同的综合管理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积极献计献策,建议在充分了解三角洲科学和社会经济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面对三角洲的痛点、难点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合作研究。            


  会后、参会专家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考察,深入了解东营市在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互花米草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卓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