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下午,主题为“访问世界,对话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青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解决方案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代表队表现优异,由黎夏教授指导,刘晓娟、张晗、张琦和谢秉圻四位同学共同参与的《公众消费行为下濒危物种保护预警》项目进入全国十强,并在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
参加评选的队伍交流讨论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为推动青年一代特别是高校学子积极投身生物多样性保护,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大会开展了助力《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青年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解决方案评选活动。
在COP15青年参与平行活动的活动中,本次项目评选活动旨在提高青年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参与意识,该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主办,自2021年5月31日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学生中广泛征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项目计划书,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高校学子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共征集到来自16个省市的50所高校的62份项目解决方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所所长李俊生、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为主要成员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评审。
华师大地科院代表队的《公众消费行为下濒危物种保护预警》项目,旨在探求中国公众消费行为对濒危物种的影响,结合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预警。项目采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方法量化中国省际贸易对的濒危物种影响,利用问卷调查获取公众消费行为对濒危物种的威胁程度,并开发濒危物种保护预警平台提供结果可视化和交互服务。就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得到以下启示:消费产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需要将生物保护与消费行为密切关联,建立企业和公众的多样性保护意识;每个物种在生物圈中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要避免“单一”濒危物种的宣传和教育。
作为一支包含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队伍,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当前国际和国家热点问题,提高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难能可贵。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创训练,学生频频在各大专业赛事中斩获佳绩,希望学院学子继续秉承“创新、协同、开放、引领”的办赛理念,不忘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再接再厉,争取再创佳绩。
团队成员讨论结果和产品调研
团队获奖证书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获奖公示网站:http://www.chinaeol.net/ceecst/202109/t20210908_9018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