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OOC《人文地理学》2019年9月11号开课

发布时间:2019-09-09


一、课程详情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空间过程的科学。适应全球化和人地关系的挑战,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依托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慕课以“一横一纵”为主线,重点讲授学科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并积极培养修读者的学习研究兴趣。
                                      —— 课程团队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空间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一横一纵”,即在纵向上研究特定地方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横向上研究不同地方之间的关系。

    适应当前全球化和人地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人文地理学的学习、研究对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人文地理学也已成为理论创新的热点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课程也在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验收中获得优秀。人文地理学慕课课程将以人地关系理论以及人类文化、经济、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注重对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等学科前沿的教学。

    我们的课程将以优化和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为基础,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上教学计划,帮助修读者提升对人文地理学学科价值及前沿理论成果的认识水平和学习兴趣,并通过案例教学引导修读者关注相关重大现实问题,提升其应用人文地理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授课目标

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 在知识层面,帮助修读者正确理解人地关系理论和人文地理学“一横一纵”的基本分析框架,基本掌握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以及行为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2. 在能力层面,通过对重大实践问题的案例分析,提升修读者对人文地理学的学习研究兴趣和能力,掌握在实践中应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的方法。

3. 在情感和价值观层面,增进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对地方的情感,提升他们自觉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也增进他们对地方的认同和依恋,自觉关心和参与地方的规划建设。


三、课程大纲
01 绪论
  知识层面深刻把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研究价值;能力层面正确理解“一横一纵”的内涵与研究思路,领会方法论学习的价值,熟悉人文地理学各主要流派的研究特点;素质层面建立对人文地理学科的总体认识和情感。
课时
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横一纵”
1.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价值
1.3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4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02 人地关系理论
了解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等不同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的演变历程,不同地域的人地关系理念,人地关系思想研究对于科学发展的实践价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经济发展与人地关系思想之间的关系,重点了解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课时
2.1 早期人地关系与环境决定论
2.2 生产力发展与文化决定论
2.3 其他人地关系理论
2.4 其他学科的人地关系研究
03 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上)
  了解文化与文化研究的内涵,文化的结构以及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了解文化区的概念、内涵和类型,并着重了解语言文化区与民俗与流行文化区。
课时
3.1 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3.2 人类文化发展对环境的适应
3.3 文化区的概念和类型
3.4 语言文化区
04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中)
  了解文化扩散、文化冲突、文化整合的概念和类型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并结合语言和宗教的扩散进行理解。重点了解文化扩散与地方文化特质的形成,以及文化扩散与地方文化的发展,并掌握文化景观的概念,通过“一横一纵”的野外观察,进一步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课时
3.6  文化扩散的概念和类型
3.7 语言扩散
3.8 文化扩散与文化冲突、整合
3.9 文化景观的概念与分类
05 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下)
  了解文化生态学的内涵与启示,深刻理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折射以及其反映自然环境的局限性;了解新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空间、地方与文化景观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理论,着重结合文化解读的案例抓住文化景观解读的重点。
课时
3.11 文化生态学的内涵
3.12 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
3.13 文化景观的地方特性
3.14 空间、地方与文化景观
06 人类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上)
  了解农业的起源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农业形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演变;重点了解最佳觅食模式,迁移农业对人地关系的影响,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课时
4.1 农业的起源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2 农业形成及其影响
4.3 农业发展模式的演进与地域差异
07 人类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下)
  了解技术进步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的演进,重点了解全球化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时
4.4工业革命和工业区位的出现
4.5 技术进步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
4.6 制度变迁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
4.7 信息化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
08 人类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上)
  了解技术进步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工业革命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的演进,重点了解全球化与全球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经济空间格局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时
4.4工业革命和工业区位的出现
4.5 技术进步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
4.6 制度变迁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
4.7 信息化对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影响
09 人类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中)
  了解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政治地理要素、国家政治地理特征和国家权力要素等;重点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基本特征以及海权论、“陆心”说、陆缘说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
课时
5.14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及价值
5.15 国家政治地理研究基础
5.16 国际地缘政治的主要理论
10 行为地理学
 了解行为地理与感知的相关概念内涵及其基础理论,了解地理物象的研究意义、距离衰减规律、动态性特征以及评价与范围,同时理解人类空间行为的决策基础;重点了解行为空间的概念内涵,学习时空棱柱体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日常活动、通勤活动、购物活动、休闲活动等的行为空间进行案例学习。
课时
6.1 行为地理学的源起与特点
6.2 空间认知与城市意象
6.3 哈格斯特朗与时间地理学
6.4 时空制约与时空棱柱
6.5 行为空间的概念与内涵

6.6 通勤行为空间


四、证书要求

按百分制计分:

合格: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发给免费电子版合格证书。

优秀: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发给免费电子版课程优秀证书。

纸质版证书:成绩合格和优秀的学员皆可申请纸质版证书,爱课程收工本费100元,邮寄到家。


  

五、具体要求:

1. 完成全部视频学习和布置的学习任务。

2. 在线单元测验,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讨论区表现,占总成绩的10%。

3. 讨论区成绩考核方法:学生在“课堂交流区”作答可计入该部分成绩,学生在其他子讨论区的自主发帖或参与回帖,均不能计入该部分成绩;该部分通过学生回复的数量(活跃度)来考核,学生参与回复达5次或者以上者可以获得满分10分,计入总分成绩。如回复的次数是4次,那么得到的分值是8分,对应的如果是1次,则得2分,如果是0次,则是0分;未达满分要求者,将基于讨论总次数、点赞次数和课程贡献等酌情给予加分。

参考资料
  • 赵荣、王恩涌等编著,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 周尚意、孔翔、朱竑等,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 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商务出版社,2004年

  • 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人文地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 其他:各种地图册;地理学辞典等

课程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ECNU-100258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