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疫情防控——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党员师生研发“华师疫控”小程序

发布时间:2020-03-0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其传播的有效措施。
         在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党员教师指导53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历时20天研发了“华师疫控”微信小程序。旨在于疫情期间把握全校学生返校前、返校途中以及返校后的时空移动轨迹以及身体状况等信息,对其所在地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同时发现与病患接触的潜在传播者,从而为校园安全防疫提供支持。

 1.总体技术思路
 (1)利用现代的空间轨迹定位技术,开发基于个人手机GPS定位的行人轨迹追踪系统,以便于学校及时了解所有学生的时空活动情况。同时通过学生上报身体状况等信息,在疫情期间全面把控学生情况。
 (2)收集全国已确诊的病患信息,构建病患时空轨迹数据库,定期将用户轨迹数据与病患轨迹数据进行时空匹配度对比,并实时评估学生感染风险。

 2.拟解决的问题
 (1)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信息
         在学生操作界面中所包含的“每日上报”页面中,学生需提供其姓名、学号、目前所在地、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出行计划等信息,便于管理员对其了解并掌握其情况,当学生出现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或有外出计划等情况时,小程序会向管理员提示并产生预警。除此之外,当学生未主动上报或上报后有出行行为(离开上报所在地超过10km)时,小程序会向管理员提示并产生预警。

image001

 

 (2)评估学生感染风险

        根据全国各地方政府所发布的当地病患信息和相应算法对其所在地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五级,依次由蓝、绿、黄、橙、红五个颜色标记,建议黄色以及上需要管理员进行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image003
图2 学生端疫情地图界面

 

 (3)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有效信息

         小程序通过向管理员提供学生主动上报信息、后台监测信息(位置移动)、感染风险评估数据等为管理员监测学生返校前后的各项状况提供便利。同时,不同原因、不同等级的预警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好地区分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为管理员采取因人而异的管理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image005
图3 学生状况预警

 

 团队成员

 总指导:
 段玉山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刘  敏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

 指导教师:
 吴健平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姚申君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王  非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挂职)
 王  纯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
 孙斐然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辅导员

 程序组:
 王宁诚、孙广思、张海琴、赵一、张心怡

 美工组:
 吴雪儿、崔钰

 爬虫组:
 蒋安尧、郭珮珺

 数据采集组:
 陈红星、邓淋丰、邓玲玲、丁艳、冯叶涵、高洋、高煜堃、顾旭晨、关雪、洪宇辰、胡天慧、黄宇阳、李大鹏、李佳勇、李婷、李阳光、李一兰、林书亭、刘旗洋、刘青、栾淑丽、吕少君、牛作顺、潘邵敏、钱伟康、孙东耀、孙亚飞、孙源、田皓文、汪芳琳、吴楠、邢菊、许悦蕾、叶泉、于洁、张海琴、张佳欣、张明、张思、赵梦月、赵茜、赵宇、郑栋升、左京平。(按姓名拼音排序)


 致谢
 感谢上海地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王鹏举同学的技术支持和友情协助

 运维邮箱
 ecnu2020gis@163.com


文章来源:地理科学学院